首页
文章
后院
您的位置:行走四方|黄山初印象
黄山初印象
 
bczd  2022-09-28 09:42:40      

去黄山的路上,很久没有见过这种高大的群山,远处入云的山峰,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。

上周去屯溪住了几天。说是去黄山,却没有登山,核心景区没去,只在山脚下转转。我是第一次去黄山,这次算是初印象,老实说,不是想象中的那样。想象中,迎客松,光明顶,飞来石(特别是84版红楼片头那个画面),梦笔生花,看日出……,等等,那是一个仙气飘飘的地方。然而,并不是,甚至还没有以前去婺源看到的景色更加原生态,可能是导游安排的线路的问题吧。就感觉很商业化,甚至过度的商业化。

首先,去了屯溪的老街。游客稀稀拉拉(多少受疫情的影响吧),沿街店铺不少,却没敢买一样东西,因为卖的东西无外乎都是一些土特产和小工艺品,大家都懂的,在这种针对外地游客的“老街”购物,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。
看完“新崭崭”的“老街”,我们去了黎阳in巷,这里是一个适合当地年轻人来消费的商业街,混杂着各地的游客,也很热闹。到了晚上,景观灯打开,很漂亮。里面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铺子,即使什么都不买,也可以进去看看。我喜欢一个人闲逛,不用等待,不用商量,随心所欲,走到一处,觉得有意思,就停下来,拍几张照片,端详一番。熙熙攘攘的巷子里水渠边,一个人坐在石凳上,看着眼前的灯红酒绿,人来人往,什么也不做,什么也不想,任凭初秋的晚风拂过肩头,这就是这次休假的意义吧。
第二站是溪南书院。我们来得不巧,今年大旱,河里几乎没有水,少了一点青山绿水的意思。这里的小村子已经很商业化了,当地的民居大多被装修出租做民宿,或者干脆被卖掉。随便拍了几张照片。
第三站是岩寺老街。老街旁边是新四军军部旧址,里面不方便拍照,就不发上来了。岩寺老街是一个本地人购物生活的老街,两边的店铺看起来都是老铺子,时值中午,春乏秋困,店家们各自守着自家的铺子昏昏欲睡,慵懒闲适。
第四站是紫金祠。这里没啥过多可说的,只有姓氏起源有点意思。

白天一直在附近的景点不停地转悠,晚上出来散步。黄山市挺大的,我们住屯溪,还有个徽州区,我们住的地方也有点偏,不在市里。有次晚上去市里吃饭,还是很热闹繁华的,还看到了那个网红景点,新华书店,全透明的外壳,晚上看起来灯火辉煌,很好看。来之前查了资料,说是黄山市区禁渔,然而,一到晚上,横江边上就会伸出无数条鱼竿……。我也带了鱼竿,但是没好意思拿出来:-)。

第五站,新安江十里画廊。终于看到了大山大水,顺着十里画廊游览了三个景点,漳潭村、绵潭村、九砂村。山水之间,景色很美。
第六站,阳产土楼。去阳产土楼必经阳产古道,这是此行最刺激的一个“项目”,山路十八弯,弯弯都是险,经验老到的司机师傅全程不带减速更不提刹车,有的人下车差点吐了,大部分人都脸色煞白,直呼刺激,可谓是花一样的钱,多一分体验。土楼里大多是老年人留守,小孩和年轻人都已下山了。没有例外,即使在这偏僻的有些险峻的地方,土楼也被商业化了,到处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文案和摆设,这里也有民宿出租,据说还有老房子可以“出售”,大约二十万左右一套。

第七站,花山谜窟。这是我自己额外给自己加的景点,团里安排半天休息,我没有浪费,就一个人去了这里。去的时候可以网约车,不到三十块就可以了,但是回来有点麻烦,很难约到车,好在,谜窟大门口的花山超市门前是201路公交的始发站,每隔一个半小时一班,可以乘坐,间隔时间太长,要计划好时间。没去之前看过央视的一个纪录片,觉得花山谜窟是个天然巨大的人工洞穴,但是去了才发现,依旧是商业化了。洞窟里被安装了无数的激光、荧光灯、幻灯,五颜六色,很是魔幻。临江谜道倒是值得一走,我走的时候,可能是中午的原因,没有游客,就我一个人走在林间小道,路两边的音响还播放有点鬼气森森的背景音乐,配着低沉的解说,不由得寒毛炸起,一只小鸟都能让我一惊一乍。真想每天能坐在下面这个地方,坐观云起,这跟坐在黎阳in巷的街头是截然不同的氛围,但却是相同的感觉。

第八站,唐模村。这是这趟旅程的最后一站。再次体验了那种悠闲,缓慢的生活。这样也挺好,偶尔的放慢节奏,放空自我,可以释放压力,但是如果背着包袱来旅行,那就没有意义了。

五天四夜的行程结束了,我不知道会不会还有再来的那一天。黄山,再见。

 
 
您觉得本文写得怎样?

 不好,浪费我时间
 好,我喜欢

我有话说(不登录将发布匿名回复):





Welcome To zdview.net



行走四方
雪爪鸿泥
人在旅途
经验之谈
一家之言
闲暇时间
 
最热文章   显示更多



谷歌地球
国家地理

书格
自由字体
16素材网 
吾爱看漫画

开源中国社区
BlueHost

Bilibili
美剧天堂

煎蛋
豆瓣
快吧软件



邮箱:ceabc@qq.com 
皖ICP备2022013542号


内容均为原创(标明除外)
未经许可请勿匿名引用或进行商用